人不管走到哪一步,总得找点乐子,想一点办法。是的,美食就是我找的乐子,想的办法!小谈食刻和你一起认真对待吃下的食物!
(资料图)
导读:
中国但凡是节日,大抵离不开吃,不过清明节着实有些特殊,试着想一想,端午节我们要吃粽子,元宵节吃汤圆,春节要吃饺子、中秋要吃月饼、这些节日,我们一提到这些美食就可以联想到,唯独清明节,很少说有代表性的美食,也许你会讲,肯定是青团,但事实上,清明节吃青团的地方并不多,在我们赣北地区,就没有这个习俗。
从清明节的来历,我们可以一窥究竟,据传清明节是起源于古代帝王将相“墓祭”之礼,后来民间亦相仿效,于此日祭祖扫墓,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。
事实上,我们现在看到的清明节,它是融合了上巳节还有寒食节的,上巳节的主要特点,是去野外踏青,游乐,而寒食节的特点,则是不动烟火,只吃冷食,而这两个特点,也正好构成了现在清明节的两大主题,一个是扫墓祭祖,一个是踏青郊游。
寒食节,是中国唯一个以饮食命名的节日,代表的美食就是青团、寒食面还有寒食粥,以及各种样的饼还有凉糕等。清明节,既然融合了寒食节,那么饮食上,也就变的多种多样,甚至在不同的地方,流行着不同的美食。
为此,清明节并不是缺少应景的美食,而是由于多个节日的融合,使得美食也更加的多样化,从而出现不同地方,有不同的清明节美食。
清明节,老传统要吃:上坟鹅,呱呱鸡,清明龟,子孙平安添福气。节日饮食,讲究的是吉祥,而且关键是寓意要好,这3种清明美食有啥来历呢?
我一个朋友是绍兴的,他就和我讲过,清明节他们当地必吃鹅,取名“上坟鹅”,这个时候的鹅,肉又嫩又肥美,把活鹅拎着去上坟,到上坟的时候宰杀。在他们当地“鹅”于“我”是谐音,表示列祖列宗看到了“我”会很高兴的,寓意着人丁兴旺,后继有人。
上完坟之后,把鹅带回家,然后就可以做一道红烧鹅来解解馋了。做法也比较的简单,处理好剁成块,然后搭配着姜片还有香葱,以及其它的香辛料,再来点调料调味,即可出锅。
“若要发,养呱呱”这个呱呱指的就是鸡,不过和我们理解的鸡可不是一种,它是一种面食,源自子推面花,原本是寒食节的节令美食,后来逐渐变成了祭祀的时候必不可少的一种食物,祭祀完之后,你会把它带回家吃掉。
呱呱鸡说的直白一点,就是用面做的鸡,把发酵好的白面,制作成鸡的象征,然后蒸制熟透,蒸熟之后,然后用可食的颜料点缀一下,就可以了。用这个祭祀祖先,寓意着家里大发大富。
清明要吃清明龟,在福建曾经就遇到过这种美食,这个清明龟,它的皮是用糯米和清明草磨成粉拌和温水制成,以红绿豆或者地瓜加糖煮熟为团馅,接着用龟形木质模印制作成龟状,然后放入到蒸笼中把它蒸熟。
在清明节这天,这个清明龟要当作祭品,上坟的时候要带上。古人曾说:“凤、龙、鳞、龟”合称为四灵,寓意着祖先灵气长存,子孙平安长寿之意。
【食刻说】
清明节,不同的地方饮食或许不太一样,不过其寓意却是差不多的,都希望祖先可以福荫后代,子孙平平安安,家族也越来越兴旺。朋友们,你们当地有什么食俗呢?欢迎大家留言讨论。
【本文由“小谈食刻”原创,未经许可不得删改、盗用,侵权必究】
关键词: